首页

栖心之栈女主之家论坛

时间:2025-05-30 01:14:09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99611

  中新社沈阳11月29日电 题:苍松有幸伴忠骨——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眠沈阳

  作者 李纯 李晛

  礼兵们踏着《思念曲》的节奏,抬起覆盖着五星红旗的棺椁绕场半周,缓缓步入陵园地宫。参加安葬仪式的人们跟随其后,献上手中的黄白菊花,目送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安息在祖国的大地。

  29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苍松翠柏之间,黑色花岗岩雕成的烈士英名墙环绕着纪念广场,在冰点以下的气温中更显肃穆。

  “我上小学的时候,课本里就有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这些烈士的故事,上中学的时候会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军属、烈属,沈阳大学教师吴畏说,参加当天的安葬仪式,她的心中百感交集。

  “迎棺椁!”上午10时,安葬仪式开始。甬道两旁,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战士持枪护卫;一队礼兵抬着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步入广场,停放在“英雄如山”主题雕塑前。

  随后,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致祭文。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27名礼兵鸣枪12响,向英烈致敬。

11月29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图为仪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李纯 摄

  “站在现场用鸣枪向志愿军先烈致敬,这是我一辈子的荣光。”鸣枪礼兵赵凯华表示,70多年前,年轻的志愿军前辈们浴血疆场,用热血和生命挺起民族的脊梁。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就应该致敬英雄、学习英雄、成为英雄,坚决完成每一项任务。

  当最后一名礼兵护送棺椁进入地宫,从韩国迎回并长眠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志愿军英烈达到981位。

11月29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图为仪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李纯 摄

  环顾3米高的英名墙,17万余个金色的烈士英名在寒冬的阳光下闪烁,郎庆霞的哥哥郎德富就在其中。她告诉记者,噩耗传来后,父亲曾骑马到鸭绿江边寻人,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儿子牺牲了。迎回哥哥的遗骸不仅是郎庆霞的夙愿,也是她父母直至去世都放不下的心事。

  “这些志愿军烈士离开家乡已经70多年,他们走的时候离开妻儿,也有的是很小就离开父母。”吴畏表示,烈士的父母们也希望子女的遗骸能回到故里,但许多人直到去世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目前,退役军人事务部已为20位迎回的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确认身份、找到亲人。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党委副书记奚玉峰近期受访时表示,将适时向社会公布在韩志愿军烈士身份确认成果。

  “让哥哥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到自己的家乡,是我一生最大的夙愿。”郎庆霞也表示,会一直坚持寻找,等待哥哥回家的那一天,“直到我生命结束”。

  当天安葬仪式结束后,许多民众走进烈士陵园,再来看望那些曾经的战友,那些远去的亲人,这些“最可爱的人”。其中就有从外地赶来沈阳的志愿军老战士张玉明。

  张玉明已年逾九旬,他身穿绿色的老式军装,胸前佩戴着许多奖章。时至今日,老人还能清楚记得那段峥嵘岁月。今天,曾经的战友们终于回家了,老人说:“我也觉得高兴,心里也觉得踏实,这说明他们当初没白付出。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的今天。”

  苍松有幸伴忠骨,后辈儿孙将永远铭记先烈的牺牲与奉献。如今,吴畏的女儿、女婿都已成为军官。她希望孩子们用所学回馈社会和家庭,献身国防。(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假期安全饮食,注意事项看这里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参赞衔领事李韧竹表示,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她希望小选手们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用中文这把“金钥匙”打开走向中华文明的大门。

两岸青年福建三明共建乡创实践基地

大连市一工程发生结构坍塌事故致4死,住建部查处督办

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年味拉满”。该街区启动了“大鲍岛新春漫游记”活动,该活动跨越春节、元宵节等多个节日,利用“烟火气”与“新潮味”的交融,集聚超200家商户,为民众打造沉浸式的新体验、新场景。

传承200余年“敛巧饭”北京怀柔出锅

据周强介绍,辽宁省社会保障水平近年来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15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20.4万人。全省有3796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46.6万人。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186.2万个。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721.7万人,享受普通门急诊、门诊慢特病及住院异地就医823.5万人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救助、福利政策老年人46.2万老人。

澳门旅游界: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扩容 将带动旅游业复苏

广西旅游协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鼓励、支持广西旅游企业与区外旅游企业不断加强合作,持续加大不同主题旅游专列产品的开发力度,将旅游专列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研学旅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旅品牌,进一步丰富出行选择、优化出行体验,以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欢迎全国的游客来广西过个“暖冬”。(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